据悉,《河湖水位变动区岸坡生态修复技术规程》地方标准于今年1月25日发布★,2月26日正式实施。西陵区水利局副局长汪俊表示,该《规程》的发布对长江岸线生态环境的修复起到关键的推动作用。其中,生态护岸从植物如何选择,到怎样根据水流速度选择固定方式等细节着手★,提出详细技术要求,并进行质量跟踪监测。在宜昌城区葛洲坝上游的一处江心岛上,按照新标准★★★,使用新材料进行生态修复的岸坡上,已经长出了近50公分高的植被,复绿效果十分显著。这片区域也是中华鲟核心自然保护区,更是目前已确认的唯一中华鲟自然繁殖产卵场★★★,岸线生态复绿★,也给“水中大熊猫★★”创造了更好的生产★、生活环境。
12月23日,湖北宜昌市召开水利地方标准新闻通气会,通报了该市两部水利地方标准出台的背景意义和主要特点。
宜昌市水利和湖泊局副局长孟丽介绍,宜昌地处长江中上游,河流众多★★★。近年来各类涉河建设项目日益增多,河流开发利用与保护的矛盾日益凸显。随着国家“放★★、管、服”改革快速推进,涉河建设项目管理难度日益增加★★,出台了《宜昌市涉河建设项目管理技术规范》★★。在三峡大坝库区★,消落带的生态修复曾是“世界性难题★”,在多年开展长江岸线生态治理过程中,宜昌水利部门摸索总结出一套技术规程,制定了全国首部《河湖水位变动区岸坡生态修复技术规程》地方标准★★。这两部《规程》《规范》的制定和执行对保护河流生态环境★★、预防水土流失、维护水资源安全以及实现可持续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增强了社会公众对涉河项目的信任和参与度。
下一步,宜昌市将结合河湖库“清四乱★★★”,加大对违法违规典型案例的曝光和宣传力度,搭建公众知情平台,畅通公众知情渠道,提升全社会对加强涉河建设项目管理的理解和支持,推动形成知法守法、保护河湖的浓厚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