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一本难读的书,实现学习的意义★■★■◆◆,这是一件值得做的事情。而阅读课不仅要让学生更新学习经验,也要帮助学生提升自我认知。
如何带学生阅读一本英语世界名著?英语教师艾玛在与学生共读英语的五年中,带领学生阅读完整的英语经典文学作品《夏洛的网》★◆■■◆◆、莎剧《李尔王》等,共读中完全抛开了“英文怎么说,中文怎么理解”★★◆,而更像一堂文学赏析课★◆★★,寻找故事脉络★■◆★◆,讨论人物性格◆◆,审视环境■■★★,洞察内心。她的新书《共读英语的五年》近日出版,本刊特约她与读者分享带领学生共读英文原版书的心得,希望对读者有所启发■◆。
事实上,我经常在孩子身上找到前进的力量。只要不捆绑他们★■,不对他们提出必须做什么■★★、如何做的要求■★★★★,他们是会体谅的★◆,并给予我尝试的机会,他们自己也会非常乐于陪伴我经历克服困难的过程。
大部分学生在英语阅读课上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拿学生们避而远之的狄更斯的小说《远大前程》来说★◆◆★★,这本书里的词汇非常丰富、句式非常复杂◆◆◆,不仅仅是学生原有的英语基础不够用,更主要的是他们过去的学习经验在面对如此复杂的文本时无用武之地。
■★★“我来做你们的人工词典,你读英文单词,我会重复这个单词的读音,报拼写■★■,你确认是你要查的单词■■,我告诉你中文释义。★■★■■”我提议◆★◆★◆。这看上去是一个有意思的游戏◆◆◆★◆,学生们乐不可支◆◆★■,跃跃欲试★★★◆◆◆。
执教英语的16年中◆■◆,我思考的并不是英语如何教这件事◆★★■。在带领学生共读英语世界名著的课堂,我的角色也在不断发生变化,从教学者到学习者,再到学习的设计者。在我的共读课堂,学生用自己擅长和喜欢的方式学习,学习的过程中伴随着思考和交流、创造和分享。
挑战在第一次共读时就像一座大山那样出现在了我的面前:如何读,孩子才能听懂?我硬读,他们硬听★★■◆■★,一个小时后■★★■◆,我读得后背出汗发凉,三个孩子笑着对我说:“学得好累■★★★!”但是否继续★■◆★★?他们一致回答◆■★■■:★★■■★“继续★◆★★◆■。”
我完全使用经典名著进行共读是在教英语第十年的时候,使用的第一本书是《夏洛的网》■■★。之所以选择它■◆,仅仅是因为这本书非常有名■■■◆■,几乎每年暑假小学生的必读书目上都有这本书,孩子们都知道它★◆■,家长们也熟悉这个书名。
在《远大前程》第一节课上,我呈现给学生的是一个124个单词的长句,也是第一章中最长◆■★◆■、最复杂的一句话,对于所有的学生来说都是挑战。整个课堂鸦雀无声,没有人说悄悄话◆◆★,也没有人敢走神。他们尝试着朗读这句话★★◆■■◆,但没有人读得下去■■◆◆■,读着读着就迷路了■◆★★◆★,不知道自己读到了哪里,或者被绕进去出不来了。
2020—2021学年的第二学期,我在学校的初中部教英语阅读课,这是一门必选课。我列出不同体裁的5本书的书单,从科幻小说到世界名著,从儿童文学到青少年小说,再到非虚构的科普读物■★★◆■,让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课。
当小策提出自主阅读的申请时,我提出了一个要求:讲解下面这段话■◆★,做到让听众理解■◆■◆◆。如果他达到了要求,就可以被批准自主阅读■★★★。
到了小策讲课的那天,他信心满满地走到教室前面:“我们的村庄,这个村庄是在河的下游……”小策站在教室前面逐词翻译,但翻译得磕磕绊绊,听起来有些费劲◆◆,时不时停下来等待帮助。不多一会儿◆★★■■◆,课堂里出现了躁动,学生们开始窃窃私语◆★★。
这段话由三个句子组成,第三个句子是我们在课堂上已经讲解过的,小策可以借鉴课堂上介绍的理解方法,迁移应用到另外两句话的讲解中■◆★■★,他有一个星期的时间准备。
最初和我共读的学生只有三个,一个是我表哥的女儿,一个是我闺蜜的女儿,另一个是认识我的老师推荐过来的小男孩,他们都读小学二三年级,英语基础约等于零。
5分钟过去了◆◆◆■,学生们还在举手◆★■★■,他们很喜欢这个游戏,老师变成了自动翻译机★◆◆,这样的英语课堂真的太好玩了,但对学习英语◆◆◆、解决我们要遇到的长句难懂的问题没有什么用处。经过体验后学生发现,光有词典,查找中文释义是不够的。这个结论由他们自己发现,比我直接告诉他们会更有用◆◆★■◆。
第二次共读时我慢下来,边读边观察三个孩子◆★★■◆■,时不时停下来◆★★★,让他们提出自己的困惑,与他们对话,共同在小说文本中寻找答案■◆◆★■。慢慢地,借助他们的视角,我找到了答案:用多种方式进行共读■◆◆,邀请学生参与★★,在参与中增强他们的理解能力★■。
小策是该学期的转学生★★,之前在一所国际学校就读,他爱探索和思考,常常会在课后和我沟通他的想法。交流多了■■★,我了解到小策在之前的国际学校接触了很多学术类的书籍,外籍老师会在课堂上分享各个领域的知识,打开了他的视野和求知欲望■■★★■。但这种形式的学习落脚点在知识体验上,缺乏深度学习,学生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
我打住了小策◆★■★■■,宣布挑战失败——他的讲解没有让听众理解。其实,理解这段话可以从我们已经熟悉的第三个句子开始,其主句是★◆■★◆:Ifoundout◆◆.下面带了7个宾语从句■◆■◆,这7个宾语从句都是细节描述,投射了主人公的心理状态。作者用的是倒叙的方式★■,在小说的开始★★■★■,呈现给我们主人公的回忆。这三个句子是彼此有联系、层层递进的关系,书面文本和生活语境有两个相同的组织机制:相关和递进。找到这两个机制◆■,理解就会变得容易。
英语共读的困难不在于文本,也不在于学生基础如何,而是我们作为成年人所具有的教育意识和姿态。如果我们自己是学习者,如果我们和学生是共同学习的探索者,那么■■◆■■,我们所遇到的困难都将帮助我们和我们面对的学生,困难会成为成长的机会★■■。
“如果有一本词典,能让我们查不认识的单词■■★■◆,找到中文翻译就能读懂。”他们中有人说,其他人都附和着★◆■■■。
接着我说◆◆◆◆■◆:“中文释义也许可以帮助知道简单句子的意思★★■◆◆,但要真正理解这段话★★■★■,我们需要学一个语法知识,这句话的奥妙藏在它的结构里◆■■★◆。现在我开始介绍这个语法,看看理解了结构以后,你们是否可以读懂这句线分钟过去了,当学生再次尝试朗读◆■■★,他们不仅能够读下去、读懂★★★,而且在读了几遍之后,发现自己可以把这个长句背出来了。
之所以把阅读变成课堂教学,就是要把读懂的策略教给学生,更新他们的学习经历◆★,把不可能变成可能★◆,如果他们在这个过程中,变成了热爱挑战、喜欢问题、善于思考的人,这是我最渴望达到的目标◆■■★★。